干货31个常见内科学经典病例分析二
31个常见内科学经典病例分析,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十一至二十个病例。

病例分析十一

病例摘要

男性,32岁,主因间断上腹隐痛,纳差8年,黑便伴头晕6小时入院。患者8年前出现间断上腹部不适,进食不当则隐痛,曾在当地以“胃炎”治疗,时轻时重,有时见下肢轻度浮肿,休息后好转。入院前6小时胃部不适、恶心,排暗红色血便约g,便后头晕、乏力入院。既往无明确肝病史,无酗酒、服药史。

体格检查:T36.8℃,P82次/分,R16次/分,BP/60mmHg。神清,面色晦暗,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胸前见数枚蜘蛛痣,浅表淋巴结不大。腹轻度膨隆,轻度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5cm,质地硬,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分。双下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WBC3.2*/L,血红蛋白95g/L,血小板68*/L,ALTU/L,AST98U/L,总胆红素92.5μmol/L,直接胆红素54.3μmol/L,A/G=28/34,AFP(-),HBSAg(+),HbeAg(-),抗HBC(+),抗HCV(-)超:肝。B

轮廓欠规整,表面不平,右肝轻度缩小,回声粗糙,PV1.4cm,脾厚5.4cm,肋4cm,腹部无回声区6cm。

诊断

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依据

1.青中年男性,32岁。

2.间断上腹隐痛,纳差8年,黑便伴头晕6小时。

3.体格检查:面色晦暗,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蜘蛛痣。轻度腹壁静脉曲张,脾大肋下5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浮肿。

4.辅助检查:实验室及B超检查符合肝硬化门脉高压。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胃镜或肠镜检查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

主要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黑便为上消化道出血特点,应考虑:

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有黄疸,蜘蛛痣,脾大,门脉高压,腹水,很可能存在食管静脉曲张。

2.消化性溃疡:有上腹不适,偶有上腹痛8年,可能存在消化性溃疡,应做胃镜明确出血部位。

3.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胃黏膜损伤造成出血性胃炎,可见黑便。

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饮食治疗,药物可包括维生素类及消化酶药等,必要时输液、输血、血浆、人血白蛋白等。

2.腹水治疗:一般疗法,中医治疗,利尿剂的合理应用,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放腹水等。

3.并发症治疗:参阅专章。

4.外科治疗:主要针对门脉高压。

病例分析十二

病例摘要

男性,57岁,因腹痛、纳差一月余,呕血5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一月余开始出现胸骨下端及剑突下疼痛,并由进食后发生逐渐转为持续隐痛,伴腹胀、纳差,体重一个月内下降3mg,未曾诊治。入院5小时前突感恶心,既吐出暗红色及鲜红色液体3次,每次约ml,伴头晕、心慌,遂来就诊。既往3年前因柏油样便在我院诊断急性糜烂性胃炎。

体格检查:T36.6℃,P92次/分,R18次/分,BP/60mmHg。神情清,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或黄疸,浅表淋巴结不大。腹平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胃镜示胃角葡萄珠样黏膜改变,病理:低分化腺癌。

诊断

胃癌

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

2.呕血ml。

3.上腹疼痛、纳差,伴体重下降。

4.胃镜检查提示胃角葡萄珠样黏膜改变。

5.病理:低分化腺癌。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1.CT、腹部B超检查寻找有无转移灶。

2.常规实验室检查,除外其他疾病。

主要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消化性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呈慢性腹痛史,伴腹胀、纳差、嗳气、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可见呕血或黑便,但无明显消瘦。胃镜见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周边规整、充血水肿,上覆白苔,活检示慢性炎症改变。

治疗措施

胃切除术。

病例分析十三

病例摘要

患者男女性,45岁。主因上腹痛、呕吐2小时入院。患者平日常有上腹部不适、食欲欠佳,入院前2小时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夹杂咖啡色液体。未服药治疗,症状持续加重。不伴发热、呕血、腹泻或黑便。既往患关节炎间断服消炎痛等4年。

体格检查:T36.2℃,P80次/分,R15次/分,BP/9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或黄疸,浅表淋巴结不大。腹平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胃镜示胃体及胃窦散在片状糜烂灶,上覆血痂,周边充血,黏液湖浑浊、咖啡色。

诊断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诊断依据

1.女性,45岁。

2.上腹痛、呕吐2小时。

3.既往患关节炎间断服消炎痛等4年。

4.体格检查:上腹压痛(+),无反跳痛。

5.辅助检查:胃镜见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改变。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住院常规检查,除外其他系统疾病。

主要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以上腹痛或/和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病史、诱因及症状与本病相似,胃镜见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深达黏膜下层以下,病程长、病情反复是其特点。

胃癌:中老年,上腹痛,呕咖啡色物应考虑本病可能。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消瘦,或见贫血。胃镜下病检确诊。

治疗措施

1.针对原发病及病因,停用NSAID类药。

2.常规抑酸+黏膜保护,以PPI为主。

3.出血者常规静脉用药。

病例分析十四

病例摘要

男性,58岁,上腹痛一周,呕吐3天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周进食饺子后出现上腹痛,因就医不便未能及时诊治。次日自服乐得胃,疼痛有所缓解,但腹胀不能进食。3天后勉强吃少许食物,,食后1小时即恶心、呕吐,

吐出为所进食物。此后美进食即吐,有时呕出咖啡样物。入院前一天腹痛加重,并出现口渴、尿少而住院。既往11年前患“急性胰腺炎”,已治愈。

体格检查:T36.5℃,P85次/分,R14次/分,BP/9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或黄疸,浅表淋巴结不大。腹平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振水音(+),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胃镜示胃角溃疡,活检未见恶性细胞;血、尿便常规正常,便OB(+)。

诊断

胃角溃疡

诊断依据

1.老年男性。

2.发病较急进食后出现上腹桶、呕吐咖啡样物。

3.体检上腹有压痛,振水音(+)。

4.胃镜示胃角溃疡,活检未见恶性细胞。

下一步需做的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B超、心电图、腹部X线检查。

主要鉴别诊断疾病及鉴别要点

急性胰腺炎:进食后发病,疼痛、呕吐较重。发病一周后症状仍无缓解,腹部体征及全身状况会更差,血、尿淀粉酶、腹部B超有阳性提示。

急性心梗或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年龄较大,需考虑到本病可能。故做心电图除外。

急性胆囊炎:也可有类似胃痉挛的剧烈上腹痛、呕吐,发热及白细胞升高,B超有相关提示,但胃镜无明显

器质性改变。

治疗措施

1.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紊乱,减轻梗阻症状。

2.以PPI为主的抑酸治疗,疗程8周。

3.病情缓解后适当加用黏膜保护剂。

4.定期复查。

病例分析十五

病例摘要

男性,56岁,心慌、乏力两个月。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

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大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

查体:T36.5℃,P96次/分,R18次/分,Bp/70mmHg,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尖部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

肝脾未及,下肢不肿。

化验:Hb75g/L,RBC3.08×/L,MCV76fl,MCH24pg,MCHC26%,网织红细胞1.2%,WBC8.0×/L,分类中性分叶69%,嗜酸3%,淋巴25%,单核3%。plt:×/L,大便隐血(+),尿常规(-),血清铁蛋白6μg/L,血清铁50μg/dl,总铁结合力μg/dl。

诊断

1.缺铁性贫血

2.消化道肿瘤可能大

诊断依据

1.贫血症状:心慌、乏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隐血(+);有关铁的化验支持诊断

2.病因考虑消化道肿瘤:依据:中年以上男性,有时胃部不适,但无胃病史;逐渐发生贫血,体重略有减轻

进一步检查

1.骨髓检查和铁染色

2.胃镜及全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或纤维肠镜

3.血清癌胚抗原CEA)

4.腹部B超或CT

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病

2.慢性病性贫血

3.海洋性贫血

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若为消化道肿瘤应尽快手术。

2.补充铁剂。

3.若手术前贫血仍重,可输浓缩红细胞。

病例分析十六

病例摘要

男性,35岁,头晕、乏力伴出血倾向半年,加重1周。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间断下肢皮肤出血点,刷牙后出血,曾服20多剂中药,病情无好转,1周来加重。病后无鼻出血和黑便,大、小便正常,进食好,无挑食和偏食,无酱油色尿,睡眠尚可,体重无变化。既往体健,无放射线和毒物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P次/分,R20次/分,BP/70mmHg,贫血貌,双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舌乳头正常,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化验:Hb45g/L,RBC1.5×/L,网织红细胞0.1%,WBC3.0×/L,分类:中性分叶30%,淋巴65%,单核5%,plt35×/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阳性率80%,积分分,血清铁蛋白μg/L,血清铁μg/dl,总铁结合力μg/dl,尿常规(-),尿Rous试验阴性。

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性大

诊断依据

1.病史:半年多贫血症状和出血表现。

2.体征:贫血貌,双下肢出血点,肝脾不大。

3.血象:三系减少,网织红细胞减低,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4.NAP阳性率和积分均高于正常,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增高,而总铁结合力降低,尿Rous试验阴性。

进一步检查

1.骨髓穿刺或活检。

2.骨髓干细胞培养。

3.糖水试验和Ham试验以除外PNH。

4.肝肾功能以利于治疗(肝功异常不能用雄性激素)。

鉴别诊断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3.急性白血病

4.巨幼细胞性贫血

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如成分输血,造血生长因子。

2.针对发病机理给药:①针对干细胞:雄性激素,输脐带血,有条件可考虑骨髓移植;②改善微循环:-2,

一叶秋碱,硝酸士的宁(选一种);③抑制免疫:强的松,左旋咪唑。

3.中医中药:辩证施治。

病例分析十七

病例摘要

男性,35岁,发热,伴全身酸痛半个月,加重伴出血倾向一周。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38.5℃,伴全身酸痛,轻度咳嗽,无痰,二便正常,血化验异常(具体不详),给一般抗感冒药治疗无效,一周来病情加重,刷牙时牙龈出血。病后进食减少,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8℃,P96次/分,R20次/分,Bp/80mmHg,前胸和下肢皮肤有少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骨有轻压痛,心率96次/分,律齐,肺部叩诊呈清音,右下肺少许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及。

化验:Hb82g/L,网织红细胞0.5%,WBC:5.4×/L,原幼细胞20%,plt:29×/L,尿粪常规(-)。

诊断

1.急性白血病

2.肺部感染

诊断依据

1.急性白血病:急性发病,有发热和出血表现;查体:皮肤出血点,胸骨压痛(+);化验:Hb和plt减少,

外周血片见到20%的原幼细胞。

2.肺感染:咳嗽,发热38℃;查体发现右下肺湿罗音。

进一步检查

1.骨髓穿刺检查及组化染色,必要时骨髓活检。

2.进行MIC分型检查。

3.胸片、痰细菌学检查。

4.腹部B超、肝肾功能。

鉴别诊断

1.白血病类型鉴别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原则

1.化疗:根据细胞类型选择适当的化疗方案。

2.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

3.有条件者完全缓解后进行骨髓移植。

病例分析十八

病例摘要

男性,36岁,咽痛3周,发热伴出血倾向1周。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服增效联磺片后稍好转,1周前又加重,发热39℃,伴鼻出血(量不多)和皮肤出血点,咳嗽,痰中带血丝。在外院验血Hb94g/L,WBC2.4×/L,血小板38×/L,诊断未明,故转来我院。病后无尿血和便血,进食少,睡眠差。既往健康,无肝肾疾病和结核病史。

查体:T37.8℃,P88次/分,R20次/分,Bp/80mmHg,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Ⅰ°大,无分泌物,甲状腺不大,胸骨有轻压痛,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肺部叩诊呈清音,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化验:Hb90g/L,WBC2.8×/L,分类:原始粒12%,早幼粒28%,中幼8%,分叶8%,淋巴40%,单核4%,血小板30×/L,骨髓增生明显-极度活跃,早幼粒91%,红系1.5%,全片见一个巨核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凝血检查:PT19.9,对照15.3,纤维蛋白原1.5g/L,FDPug/ml(对照5ug/ml),3P试验阳性。大便隐血(-),尿蛋白微量,RBC多数,胸片(-)。

诊断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右肺感染。

诊断依据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①发病急,有贫血、发热、出血;②查体: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胸骨有压痛;③血化验呈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分类见幼稚粒细胞,以早幼粒细胞为主;④骨髓检查支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DIC依据:①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发生DIC;②全身多部位出血,③化验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FDP

增高、3P试验阳性。

3.肺部感染:发热、咳嗽,右下肺有湿罗音。

进一步检查

1.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

2.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或基因检查。

3.X线胸片+痰细菌学检查。

鉴别诊断

1.其他急性白血病。

2.其他原因出血。

治疗原则

1.维甲酸或亚砷酸治疗。

2.DIC治疗:小剂量肝素和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3.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

病例分析十九

病例摘要

男性,61岁,渐进性活动后呼吸困难五年,明显加重伴下肢浮肿一个月。五年前,因登山时突感心悸、气短、胸闷,休息约1小时稍有缓解。以后自觉体力日渐下降,稍微活动即感气短、胸闷,夜间时有憋醒,无心前区痛。曾在当地诊断为心律不整,服药疗效不好。一个月前感冒后咳嗽,咳白色粘痰,气短明显,不能平卧,尿少,颜面及两下肢浮肿,腹胀加重而来院。既往二十余年前发现高血压(/mmHg)未经任何治疗,八年前有阵发心悸、气短发作;无结核、肝炎病史,无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40年,不饮酒。

查体:T37.1℃,P72次/分,R20次/分,Bp/96mmHg,神清合作,半卧位,口唇轻度发绀,巩膜无黄染,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两肺叩清,左肺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92次/分,心前区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肝肋下2.5cm,有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脾未及,移动浊音(-),肠鸣音减弱;双下肢明显可凹性水肿。

化验:血常规Hbg/L,WBC6.7×/L,尿蛋白(++),比重1.,镜检(-),BUN:7.0mmol/L,Cr:umol/L,肝功能ALT56u/L,TBIL:19.6umol/L.

诊断

1.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IV级

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

3.肺部感染

诊断依据

1.高血压性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史长,未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夜间憋醒,不能平卧);右心功能不全(颈

静脉充盈,肝大和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律不整,心率脉率。

2.高血压病Ⅲ期(2级,极高危险组)二十余年血压高(/mmHg)现在Bp/mmHg;心功能IV;级。

3.肺部感染:咳嗽,发烧,一侧肺有细小湿罗音。

进一步检查

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2.X线胸片,必要时胸部CT。

3.腹部B超。

4.血A/G,血K+,Na+,Cl-。

鉴别诊断

1.冠心病

2.扩张性心肌病

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合理应用降血压药。

2.心衰治疗:吸氧、利尿、扩血管、强心药。

3.对症治疗:控制感染等。

病例分析二十

病例摘要

男性,60岁,心前区痛一周,加重二天。一周前开始在骑车上坡时感心前区痛,并向左肩放射,经休息可缓解,二天来走路快时亦有类似情况发作,每次持续3-5分钟,含硝酸甘油迅速缓解,为诊治来诊,发病以来进食好,二便正常,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90-mmHg,无冠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十几年,1包/天,其父有高血压病史。

查体:T36.5℃,P84次/分,R18次/分,Bp/mmHg,一般情况好,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心界不大,心率84/分,律齐,无杂音,肺叩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诊断

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初发劳力型)心界不大窦性心律心功能Ⅰ级

2.高血压病Ⅲ期(3级,极高危险组)

诊断依据

1.冠心病:典型心绞痛发作,既往无心绞痛史,在一个月内新出现的由体力活动所诱发的心绞痛,休息和用药后能缓解查体:心界不大,心律齐,无心力衰竭表现。

2.高血压病Ⅲ期(3级,极高危险组)血压达到3级,高血压标准(收缩压≥mmHg)而未发现其他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心绞痛。

进一步检查

1.心绞痛时描记心电图或作Holter。

2.病情稳定后,病程大于1个月可作核素运动心肌显像。

3.化验血脂、血糖、肾功能、心肌酶谱。

4.眼底检查,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冠状动脉造影。

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

2.反流性食管炎

3.心肌炎、心包炎

4.夹层动脉瘤

治疗原则

1.休息,心电监护。

2.药物治疗:硝酸甘油、消心痛、抗血小板聚集药。

3.疼痛仍犯时行抗凝治疗,必要时PTCA治疗。

=============================

分享好东西是美德哦~!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uuwhh.com/jbtx/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