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指胃黏膜对各种损伤的炎症反应过程,通常包括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细胞再生三个过程。仅有上皮损伤和上皮细胞再生过程的称为胃病。
根据临床发表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内镜与组织学标准,可分为急性及慢性胃炎,急性胃炎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慢性胃炎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分为胃窦胃炎,胃体炎,全胃炎,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应激性胃炎及特殊类型胃炎。根据病理改变,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我们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或胃病进行介绍,本部分主要介绍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通常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特殊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炎如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等。内镜检查以一过性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或浅表溃疡为特点。病理学以胃黏膜固有层见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为特点。
一、急性单纯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又称非特异性胃炎、急性浅表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表现
临床上以感染或进食细菌毒素污染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单纯性胃炎为多见。一般起病较急,在进食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剧烈的腹部绞痛、厌食、恶心、呕吐,因常伴有肠炎而有腹泻、大便呈水样,严重者可有发热、呕血或便血、脱水、休克、酸中毒等症状。
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胃黏膜糜烂、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病变。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可无临床症状或为原发病临床症状掩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呕血和黑便是本病主要表现。出血常为间歇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内镜检查,尤其是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多为弥漫性,也可为局限性(急诊胃镜检查必须在24~48小时内进行,超过48小时病变将消失)。应激所致病变多位于胃体和胃底。而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酒精所致病变以胃窦为主。
三、急性腐蚀性胃炎
急性腐蚀性胃炎是由于误服或误用强酸等后引起胃黏膜广泛腐蚀而造成的急性胃炎,严重者可出现穿孔。
临床表现
吞食腐蚀剂后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为口腔、咽喉、胸骨后及中上腹剧烈疼痛,常伴有吞咽疼痛、眼下困难、频繁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呕血、呼吸困难、发热、血压下降。食管穿孔可引起食管气管瘘及纵膈炎,胃穿孔可引起腹膜炎。与腐蚀剂接触的消化道可出现灼痂。急性期过后,后期的主要症状为梗阻、患者可逐渐形成食管、贲门或幽门瘢痕性狭窄,也可形成萎缩性胃炎。
四、急性化脓性胃炎
较少见,多继发于全身系统性感染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感染。多由化脓性细菌通过血液或淋巴循环至胃黏膜下层,引起急性炎症,并可扩展至胃壁全层,又称急性蜂窝织炎性胃炎。
临床表现
本病以全身败血症和急性腹膜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表现为上腹痛、寒战、高热。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常混有胆汁,少部分可呕吐出脓血样物,具有诊断价值。可并发胃穿孔、腹膜炎、血栓性门静脉炎及肝脓肿。
医院是一所集临床、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治医院,医院高度重视高、精、尖的现代化医疗设备的投入,配置的主要治疗仪器设备均为目前国际上最新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同时,在临床上突出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检查检测手段,严格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诊治标准体系,为临床医疗有效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有力的治疗保障。
做你口袋里的健康顾问,专业医疗只为更好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