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糖尿病一个常见病发症,病发时也可能对病人有致命性的威胁,所以平时生活中要做好预防低血糖的准备。关键时刻可以救命哦!
近日,小编的朋友亲身经历,起先是急性肠胃炎发作,上吐下泻导致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紧接着低血糖反应也来了,因低血糖突然倒下。当时,手和胳膊已经不能自控了,胸闷发麻,呼吸有些困难。
开窗通风,
低血糖,真的有这么可怕吗?下面,咱们就一起会会低血糖这个“鬼”,以后再碰到低血糖的患者,你也能当一回“小医生”。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新生儿的血糖低于所需要的血糖浓度。常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在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中多见。严重的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损害。新生儿低血糖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
成年人的低血糖是指(非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则可诊断为低血糖。
哪些人容易得低血糖呢?比如不规则进餐的人群,患有糖尿病或有肝脏、胰腺疾病等人群都易发生低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危险,因为高血糖的危害是缓慢进行的,而低血糖可以毁人在顷刻之间。发生低血糖需要尽快纠正,避免低血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没有血糖仪,怎么才知道是低血糖呢?
大多数的低血糖是有症状的,有意识的低血糖患者刚开始表现为肌肉颤抖、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常等自主神经缺糖的症状。
严重的话会导致组织糖缺乏症状,如神志改变、性格变化、虚弱、乏力、认知障碍、抽搐、昏迷等。
低血糖反应怎么办?
神智清醒者立即口服糖(同时喝水)、果汁甜饮料、巧克力、饼干等;对于神智不清者,千万不能往其嘴巴硬塞东西,只能靠粘膜去吸收糖分,就在嘴唇里边牙床处涂抹,一边涂一边打送医院,有条件者可先打上葡萄糖点滴。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意识不清甚至无法进食的时候,要及时给患者注射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另外还要通过以上措施纠正低血糖以后,还要找到低血糖的原因(如降糖药过量需要及时减小剂量)。
这些早期的处理大大减少了对病人脑部及大血管的伤害。因为持续的低血糖除可危及生命外,还可导致脑功能障碍,如产生幻觉、胡言乱语、昏迷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低血糖呢?
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餐,保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入量。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禁忌空腹时饮酒。
运动方面。避免早晨空腹运动。一般在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保持运动量适当、恒定。
安全用药。按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肾功能不全患者口服降糖药要遵从医嘱。医院复查,老年患者不宜服用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物。
自我监测。如果是糖尿病人,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能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
随身携带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饮料等,以备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诊断、电话、用药等),它提供了急救有关的重要信息,使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
注意事项:运动前后或运动量增加时,可提前吃点饼干等。最好运动前后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适量加餐。避免空腹饮酒,饮酒之后一定要吃主食。因为酒精对胰岛素起到协同作用,能够提高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每次发生低血糖,均要分析原因,以后加以防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