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疾病的发生与长期不当的饮食习惯都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合理膳食的理念。其中,合理膳食就包括粗细搭配和荤素搭配等。
而在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明显的就是人们普遍吃更多的精细面食、荤菜,而对于粗粮、素食却无人问津。正是这样的不当饮食习惯使得很多慢性疾病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发病率。
粗细搭配,健康多多!我们在日常饮食中都离不开主食,而我们所指的粗细粮就是主食的主要来源。简单来说,粗粮指的就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粮食,而细粮指的是经过精细加工的粮食。
其中,粗粮可细分为四类:一是玉米、燕麦、高粱、荞麦等稻麦之外的谷类;二是指未经精细加工的稻谷和小麦,即糙米和全麦,也被称为全谷物,只去掉了外壳,而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外层和胚部得以保留;三是青豆、黄豆、赤豆、绿豆等杂豆类;四是马铃薯、红薯、山药、芋头等薯类,因为富含膳食纤维,具有粗粮的特点,也属于粗粮的范畴。
相对应的,细粮就是指经过精细加工的稻谷和小麦,也就是我们常吃的大米和白面,因为去掉了粗糙的外壳,口感细腻、易消化,颇受人们的喜欢,却因此也流失了所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实并不健康。
因此,营养学专家建议,健康的饮食应该是粗细粮搭配,只吃细粮或是过多地吃粗粮都不利于人体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应摄入50-g粗粮,约占一天主食的1/5-1/。粗细搭配,可在一天饮食中安排一餐细粮为主,一餐粗粮为主;也可以在同一餐中,粗细粮混搭。另外,选择粗粮时最好是多种类一起食用,以保证更全面的营养。
粗粮不是谁都可以吃!需要注意的是,粗粮虽然有益健康,但也要注意适量,尤其是对部分特殊人群而言。这是因为,过多食用粗粮不仅会影响消化,导致腹胀,还会影响体内矿物质、蛋白质等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以下人群需要谨慎食用粗粮。
1.胃肠功能较弱者:食用粗粮会增加胃肠道负担,本身胃肠功能较弱的老人和小孩,以及患有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人群要少食。
2.缺钙、铁等矿物质者:粗粮中含有植酸和膳食纤维,二者结合会形成沉淀,阻碍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干扰肠道内矿物质的代谢。本身缺乏矿物质的人群应减少粗粮的摄入。
.免疫力低下者:长期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如每天高于50g,会阻碍机体蛋白质吸收、降低脂肪利用率,降低人体免疫力。相关人群应该慎食粗粮。
4.重体力活动者以及生长发育期青少年:粗粮会干扰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也无法满足机体能量需求,而重体力活动者以及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需要充足的营养素和能量,以满足机体对激素水平、能量代谢的需求。该类人群应注意少食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