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慢性咽炎的7个中西医用药方案

慢性咽炎常在季节交替、外感燥热、多言劳累或过食辛辣等因素刺激下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由于人们对慢性咽炎认识不足,认为它是“小病”而不重视,或认为无法治愈,因此很少患者会专门针对慢性咽炎治疗。实际上,药师或店员可以针对此类人群进行销售。

中药篇

辩证论治

肺肾阴虚

主要症状:咽部干燥,灼热疼痛不适,午后较重,或咽部梗梗不利,干咳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暗红,或咽部黏膜干燥少津。治宜滋养阴液,降火利咽。

推荐中成药:养阴清肺丸合六味地黄丸

脾胃虚弱

主要症状:咽喉梗梗不利或痰粘着感,咽燥微痛,口干而不欲饮或喜热饮,易恶心,或时有反酸,若受凉、疲倦、多言则症状加重。平素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胃纳欠佳,或腹胀,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检查咽黏膜淡红或微肿,咽后壁淋巴滤泡较多,可呈扁平或融合,或有少许分泌物附着。治宜益气健脾,升清利咽。

推荐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脾肾阳虚

主要症状:腹胀纳呆咽部异物感,下利清谷,梗梗不利,痰涎稀白,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冷痛,舌质淡嫩,舌体胖,苔白,脉沉细弱。检查咽部黏膜淡红。治宜补益脾肾,温阳利咽。

推荐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痰凝血瘀

主要症状:咽部异物感、痰粘着感、灼热感,或咽微痛,痰粘难咯,咽干不欲饮,易恶心呕吐,胸闷不适。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微黄,脉弦滑。检查咽黏膜暗红,咽后壁淋巴滤泡显著增多或融合成片。治宜祛痰化瘀,散结利咽。

推荐中成药:贝母瓜蒌散

西药篇

咽部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相交的十字路口,时刻与外界接触,容易受到致病因素的刺激,发生炎症并引起相应的症状,炎症的发生部位主要在咽部黏膜。

咽炎分类

临床上根据发作时间和程度,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其中慢性咽炎还可进一步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咽炎、干燥性咽炎。

常见症状1

咽部有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

2

有粘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

3

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萎缩性咽炎病人有时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

局灶性表现1

慢性单纯性咽炎:咽黏膜充血,血管扩张,咽后壁有少数散在的淋巴滤泡,常有少量粘稠分泌物附着在咽黏膜表面。

2

慢性肥厚性咽炎:咽黏膜充血增厚,咽后壁淋巴滤泡显著增生,散在突起或融成块。

3

萎缩性咽炎与干燥性咽炎:咽黏膜干燥,萎缩变薄,色苍白发亮,常附有粘稠分泌物或带臭味的黄褐色痂皮。

慢性咽炎的治疗1

对于慢性咽炎,一般不需要使用静脉或口服抗生素治疗。

用药原则:润喉类药物+漱口类药物+复合维生素片

常用润喉类药物:银黄含化片、草珊瑚含片、华素片、西瓜霜。

常用漱口类药物:呋喃西林液、复方硼砂溶液等。

2

如上述方案效果欠佳,可再联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进行雾化治疗。

3

在慢性咽炎的急性发作期,出现发烧、乏力等全身症状比较重,并明确是细菌感染,除了上述联合用药,还要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

口服药物可选用:青霉素类、第二代头孢类、第三代头孢类、大环内酯类药物。

药物列举

青霉素类药物: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

第二代头孢类药物:头孢呋辛酯片。

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头孢克肟胶囊。

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肠溶胶囊。

注意事项

1

碘制剂的润喉类药物(如华素片),含用时若发生咽部肿痛、面部肿胀、气急、皮肤发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请医生处理。

2

儿童不宜使用含片,尤其是5岁以下小儿,以免呛入气管。

3

润喉类药物长期使用反而会导致声带、室带增厚等,一般使用不宜超过1周。

药店人

咽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然而,带来的困扰却不少。赶走慢性咽炎,也要合理用药,切不可盲目哦。

END

点击下面蓝色文字了解详情

《粉丝互动#想看什么内容?由你们来定#据说还有福利的哦!》









































得了白癜风该怎样治疗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uwhh.com/bqzd/1604.html


当前时间: